很多原因都會影響到房價,從長中短三個時期來看,金融、土地和人口是對于房價影響最大的3個要素 。在未來,只有人口持續(xù)增長,人們才會需要房子,才會繼續(xù)產生對購房的需求。如果人口不增加或減少,該地區(qū)的購買力一定也會降低,這樣也會影響到樓市。試想一下,如果沒有人買房子,或有房子之后找不到租戶,又售不出去,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給該地區(qū)的房地產市場造成沉重打擊。
2018已經過了小半年,從2016就開始上漲的房價依然沒有穩(wěn)定的趨勢。雖然增長率大大降低,但很多三、四線城市的價格仍在上漲。房價上漲的壓力越來越大,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之中,而且調控力度加大,限購的地區(qū)不斷增加,限價政策趨緊,限價出售的期限也往后延,這些都是現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要方法。隨著市場調控力度的加大,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也在上升。數據顯示,中國個人第一套房的利率已經連著上升了16個月。
與過去相比,我們必須更加關注房地產市場的未來走勢。在5月15日發(fā)布的《房地產藍皮書:中國房地產發(fā)展報告NO.15(2018)》縱觀整個2018的房地產市場,并預測了中長期房地產市場的走勢。首先,樓市調控將落足在“穩(wěn)”上。事實上,我們會很容易發(fā)現,從最近的住建部約談我國很多城市之后,一個表叫明顯的特點就是一旦某地的房價有不符合常規(guī)的浮動,就會引起主管部門的重視。經過一年多的市場調控,房價基本已經穩(wěn)定。如果現在放松管制,必然會導致房價的報復性反彈,這將不會對以前的控制結果產生影響。然而,如果國家調控政策被全面劃定,將會影響到一些城市的發(fā)展,特別是在一些小城市。因此,房地產市場還是應該以“穩(wěn)”為主。
第二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然存在上調的可能性。雖然個人首套房利率上漲已經持續(xù)了16個月,但近幾年的利率仍處于較低水平,主要是因為基準利率低。在利率缺失和房價上漲的情況下,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上升,不僅從金融方面降低杠桿作用的目的,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機需求。
第三,對于房地產市場的中長期發(fā)展,中國科學院的觀點是未來買房的人會減少。上述結論主要基于以下兩個原因:第一,近年來,我國的已婚人口連續(xù)下降,從2014到2016,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40萬2000對、82萬對和81萬9000對。較少的人結婚,這意味著住房需求的剛性降低。二是中國的城市和城鎮(zhèn)人均住房面積的增加。數據顯示,2016,中國的城鎮(zhèn)人均住房面積36.6平方米。